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建设有这样一位普通退休老人,他自1996年退休之后,已经连续26年累计向单位捐款100万元,他就是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4北京榜样”年度提名奖获得者、航天建设退休职工林家丰。9月17日,在老人家中,林家丰亲手打开用报纸包裹的4万元,交到航天建设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峰手中,脸上满是笑容。
回首往昔,同事们还记得这位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身上穿着件旧得发黄的白衬衫,手里紧紧提着一个破旧塑料袋,面带微笑走到航天建设来捐款。林家丰,生活甚至算得上很清贫,但却始终铭记共产党员的身份,用自己执着热情,为航天事业付出了全部的爱。
关爱青年无私奉献
“我宽裕些,可以拿出些钱,没多大用处了,就捐款了。”林家丰说道。退休以来,他每年用省下的退休金和儿女给的生活费向航天建设捐款。
他还特别关心青年人的成长,他经常讲“航天的未来、七院的未来靠青年,能为年轻人做点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2009年“九九”重阳节时,林家丰向航天建设提出,把当时已经捐款的50万元作为优秀青年奖励基金使用。随后,航天建设也出资50万元,设立了“林家丰青年科技奖励基金”,奖励在创新创造创效领域做出突出成果的青年。
曾经获得“林家丰青年科技奖励基金”奖励的青年设计师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是林老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奉献。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我们年轻的航天人一定会让航天事业继续蓬勃发展下去!”
林家丰不仅关心航天青年,更有一种兼济天下的情怀。他捐助了云南省富源县白马村因贫困濒临失学的孩子。在孩子给林老的感谢信中说,“感谢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航天七院对强军报国的卓越贡献,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航天人的大爱与报国情怀,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学好知识、改变命运、回报社会’的信心与动力。”林家丰的大爱无疆,跨越千山万水,化作改变孩子们命运的力量。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林家丰捐款十分大方,但平时生活却十分节俭。走进他不足50平方米的家,眼前是暗淡的水泥地面、脱落的墙皮、斑驳的门窗,屋内老式家具已经用了40多年。
照顾他的人说:“林老生活上很抠,平时到菜市场买菜从来都是挑大墩菜,不是节日很少买肉吃,有时候遇到菜价上涨,他宁可挑选最便宜的菜,他想多攒出几块钱,也许就能捐助更多的人。他穿的衣服都是几十年前做的,窟窿多到补都补不过来,袜子是两只不一样的,每次碰到家里有人做客,林老就穿着院里为他订做的套装,把大窟窿小眼的内衣遮挡在里面。”
据了解,林家丰远在国外的女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作收入有所下降,今年一直没有给老人打生活费。但这并没有影响老人捐款的决定,“我生活过得挺好。今年我还继续捐款!”
爱党爱国情系航天
林家丰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多年来对党执着追求的情怀,这个梦想直到他77岁的时候才得以实现。在他的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如果党组织批准我入党,虽然我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学习学不进去了,工作干不动了,但唯有捐款可以继续,我会是一个有作为的党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林家丰的老领导朱才兴回忆:“林家丰同志在七院几十年的工作中,一直以一名合格的航天人要求自己。他家住的比较远,每天坐公共汽车来上班,无论风雨寒暑,上下班从不迟到早退。那时他身体不好,我们劝他调理好身体多休息,但他从没请过病假。”
提起捐款的事,朱才兴说,林家丰在职期间就曾多次向宋庆龄基金会进行捐款,但数目从不对外讲。我曾无意中看到过一张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捐款1500元的收据,在那个月工资只有几十元、万元户屈指可数的年代,1500元可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一位到过林家丰家里慰问的航天建设领导曾感慨地说:“林老家中全部家当加起来不一定抵得上4万元捐款,假如林老在2008年前用他的捐款至少可以买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来改善居住条件。林老这种舍小家顾大家,持续捐款、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拿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体党员发出了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号召。林家丰的先进事迹,既是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充分体现,又是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建设者热爱祖国、热爱航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品德展现。林家丰这份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航天不求回报的情怀,就是源自生活本质的淳朴、源于对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赵卫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