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作品合影 为七院打CALL
讲述人:杨光
职 务:中航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三公司总工程师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名单啦!”在2018—2019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的名单里捕捉到了熟悉的身影。朋友圈里络绎不绝地转发与刷屏让承建航天恒星研发中心的中航天三公司项目团队既激动、又感慨。
立志于打造成为集“研发、调试、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在设计当初,就遵循并传承东方建筑理念,保证能在创造共享空间之余,仍兼备调节微气候的作用。除了研发中心之外,还有一栋建筑为调试中心,调试中心有意将建筑处理成不对称的形象,在与研发中心体现更多差异性之余,更是采用了无线巡更系统、超细无机纤维技术、透水混凝土技术、室外雨水收集回收系统等多项国内领先水平技术,大大提升了工程本身的技术创新成效,此外,基建项目的落成对提升中国航天整体实力,“硬核实力”不言而喻。
然而,国优奖并不是项目获得的第一项殊荣,技术与品质的双重保障,使其先后摘取“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工程金质奖”“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北京市建筑长城杯工程金质奖”“2018年度工程建设优秀质量小组三等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等多项荣誉,直至“国家优质工程奖”的再一次肯定,让三公司项目部全员在喜不自禁之余又勾勒起了施工过程中的点滴回忆。
2014年11月,研发中心等4项工程正式动工,二十余人的团队热情饱满,做好准备、投入作业。然而,理想与现实不尽相同,项目工期长达三年之久,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任务繁重且困难重重。工程开工伊始就面临基础埋深最大12.63米的深基坑支护安全难点,技术总工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研究施工方案,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难题,在经过多个选项的调整和更换后,采用了“土钉墙+支护桩+预应力锚杆+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终于达到了安全可靠的理想效果。
项目现场最不缺的就是难题。管线进行综合排布、幕墙施工难度系数高、高支模架垂直度很难控制,接踵而来的各种施工难题摆在了项目成员的面前,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项目团队在关键时刻总能拧成一股绳。“不仅仅要攻克难题,更要进行自我创新!”真正投入到现场不难发现,项目上一线员工在把控施工各项任务的同时积极进行自我提高,积极研究应用新技术与新方法,收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此外,全过程的BIM三维模拟技术应用,不仅切实做到优化设计、节省工期、减少材料浪费也为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看着建筑从0到1的蜕变,宛如一幅幅精致的工艺作品,这背后不知凝聚着多少中航天人的辛劳与汗水。不止于荣誉,中航天人将以“匠人匠心匠作,筑基筑业筑梦”理想追求为牵引,陆续打造出更多航天精品工程,肩负起航天工作者投身航天强国建设的初心和使命。(文/张晓乐、孙欣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