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航天建设所属航天设计院第二综合设计院与勘察设计院联合中标贵州省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是贵州省根据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统一技术要求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开展贵州省长江流域区域78个断面的新建设61个水站,并对原国家在贵州省建设的2个水站进行升级改造。采用新型设计总承包模式是二综院开拓市场的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二综院及勘察设计院首次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助力。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历程 我们在关注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座谈会上,提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16年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要先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思路要明确,建立硬约束,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
在贵州省长江流域建设新水站,对原有水站进行升级改造刻不容缓。2016年7月,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关于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工作方案》。将修复贵州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贵州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流域生态文明的制度改革。
2019年5月,《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建设方案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通过,贵州省按照批复文件、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相关技术要求,加快推进贵州省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
2019年12月,航天设计院第二综合设计院联合勘察设计院,在众多投标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贵州省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含实施方案及工程勘察)编制项目,中标金额为386万元。
勘察新水站 我们不怕难
根据“形成覆盖长江及重要支流省、市、县跨界断面的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网络”相关指示要求,在贵州省已建水站监测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水质监测网络 建设,厘清贵州省内跨省、跨市、跨县界三级水污染责任界面;提升贵州省长江流域区域水质监测预警能力,进而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和水质监测预警 能力,主动及时发现水质安全隐患。
按照这个原则,航天勘察院贵州省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能力项目勘测团队前往贵阳开始了勘测工作。经过23天连续奋战,出色地完成了贵州省61个水文监测站所有的勘测工作,在外业工作做好的基础上,团队人员在晚上加班加点完成内业工作,第一时间向甲方提交了本次勘测工作的成果报告,获得了甲方的一致好评。
这次勘测工作有两方面的难点。一方面,新建水质监测站特别分散,分布在贵州省的各个市县,勘测工作几乎走遍了整个贵州,水质监测站位于县和县的交界处,往往处于深山老林,人迹罕至处。从站点分布上统计出:贵阳2个站,黔东南州23个站,黔南州5个站,铜仁市7个站,遵义市13个站,毕节市8个站,六盘水市3个站,如何安排好勘察路线是首要难点,尽量做到不走回头路。经过计算,此次勘测里程约15000公里,且大部分是山路,交通安全极为重要。
另一方面,与各个监测站沟通非常重要。由于省站不让建群,仅把各个县的工作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发给了勘测团队,每一个监测站需要勘测团队点对点沟通勘测时间,汇合地点,配合事项等。航天设计院勘测团队耐心地与监测站沟通,绝大部分监测站会很好配合,有的新建站点所处地理位置偏僻,测量团队和监测站工作人员在早晨5:30出发,晚上8:00才回到出发地。有部分监测站一开始拒绝配合,团队只能先改变工作路线,等沟通好了再进行折返,虽然路程远了,但经过勘测团队的反复沟通,仍然是顺利的完成了勘察工作。最终,所有的监测站联系人对航天设计院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设计改造水站 我们在奋战
为了扩大水环境监测网络,建立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加强自动监测手段,健全自动为主手工为辅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环境状况,二综院设计团队根据勘测团队提供的勘察结果进行61个水站的新建设计以及2个水站的升级改造。
贵州省多为山地,所以水站的建设颇有难度。项目团队在研究设计资料时将水站难点归纳为了三类,一类水站建设位于江河旁边,土质较为疏松,建设地点经常受到河水的冲刷,对结构基础影响较大。一类水站位于洪水线内,需要考虑防洪带来的影响。另外一类建设地点位于山区,山体容易滑坡,需要考虑护坡的加固防护。除此之外,设计团队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中水位与水站的关系,因地制宜选取特定的采水方式。
设计期间恰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无法到现场进行考察。为了不耽误设计进度,及时与甲方沟通,设计团队在严格遵守二综院防控防疫措施的同时与甲方进行线上电话视频会议。由于61个站点负责人各不相同,设计团队需要跟不同的负责人就61个站点的情况进行一一确认沟通,开会讨论方案措施。之后项目组还要就方案技术进行内部讨论沟通。疫情的爆发并没有拖慢项目组奋战前进的脚步,经过多轮的电话会议探讨论证,最终按时交付了一份令甲方十分满意的初设成果。
通过本次贵州水站项目的锻炼,不仅使二综院设计团队对于山地项目的建设、不利地形的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勘察设计院承接类似大型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该项目采用新型设计总承包模式是二综院开拓市场的一次大胆的尝试,这不仅为拓展业务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是对“航天建设”品牌的一次新形式的宣传,为将来更多元化模式的设计总承包奠定了基础。通过努力,航天设计院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文/赵诗璐 严磊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