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的意义,既在于铸就了一个航天的新地标,也在于带出一支优秀的航天队伍,让航天青年接受洗礼锤炼,敢担航天重任。”
——航天设计海南发射场团队
2021年酷夏,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南侧的荒滩,迎来了航天建设所属航天设计海南发射场团队。
他们手拿设计图,比对现场方位,拿相机记录下了现场丛林环绕、杂草丛生、蛇鼠虫蚁随处可见的现状。
两年之后,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1号火箭发射工位已然高高矗立。
这天是海湾对面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的日子。皮肤晒得黝黑的小伙子们站在塔架下面,隔着一湾海水,看着长征七号火箭从发射场腾空而起,喷薄跃出海湾,奔向太空。
大家此刻仿佛看到了自己设计建设的发射工位投入使用的那一刻,对航天人这个名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传承航天基因 打造中国首创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被定位为中国首创、技术一流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意味着不寻常的挑战。
他们承接的“三平”火箭装配工艺技术在国内尚无先例,行业首创;发射场为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的发射场;航天设计因此成为国内首家涉足商业航天发射场的设计院;该发射场建成后将拥有首个支持多型火箭、多种燃料的通用型发射工位;是我国首个全流程支持全新测发模式的发射场;也是首个采用创新型导流降噪系统的发射场;还是首个具备航天科普、教育、文旅板块的商业发射场。
这些“首创”,是对这支团队使命与价值的最好概括。但他们也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航天人特有的精神禀赋。
李君杰是这座未来航天港的主要设计师之一,同时也是整个设计任务的项目经理。他清楚记得拿到任务要求的场景,工艺系统十分复杂,常规需要2个多月完成的初步设计,按照甲方要求团队只用了20天完成。那些把超高要求转化为设计蓝图的日日夜夜深深印刻在心中,他说,“这是一个航天人职业生涯中难得的历练,更是一个设计师的幸运磨砺。”
北京设计、海南执行,大半个中国的路途记载着他们的奔波付出。为高效协作完成任务,团队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在文昌驻场,方便与使用方讨论工艺流程、方案布局;另一部分在北京,提供技术支持,及时更新各建筑单体设计图纸。项目团队以争分夺秒的超常规模式,完成了1000余张设计图纸和超过12万字的技术报告,获得了甲方的一致认可。
技术实力筑基 挑战最难项目
2023年年底,1号火箭发射工位向公众开放,一批批游客看着高高耸立的塔架,不住赞叹:“好壮观啊!”EPC项目经理尚洪宇眼见此景,百感交集。
工位的勤务塔高80多米,屋面要固定50吨的塔吊,设计要求基础的12根大型钢柱脚的整体安装控制精度在1毫米以内,周边还有4座避雷塔,导流槽的深度更是达到了19米。
为了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项目设计小组和施工小组实行“海南——北京”24小时联动机制。结构负责人田瑞俊带领设计小组在北京计算方案并邀请专家进行可行性评估。尚洪宇带领施工小组在现场分解分析影响大型钢柱脚安装质量的因素,制定实施对策。最终,1号火箭发射工位施工质量确保了精度要求,得到各责任主体方的一致认可。项目组编写的“提高火箭发射系统钢柱脚螺栓安装一次合格率”荣获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二等奖。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的意义,既在于铸就了一个航天的新地标,也在于带出一支优秀的航天队伍,让航天青年接受洗礼锤炼,敢担航天重任。”作为项目总指挥的航天设计领导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经常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工作,裤子上白天溅满了泥水,夜晚泥水混合物变成了干裂的泥块,边走边掉。
由于施工进度紧,常驻海南的项目负责人汲总、火箭发射厂房项目经理朱智力和尚洪宇在现场三班倒把控施工质量。项目副总指挥安总、项目负责人谢总更是时常盯紧进度,在施工现场与建设方一起巡查到后半夜。2730公里,这是从北京开到文昌的车行距离,谢总在北京做完眼部手术不能坐飞机,但他放心不下施工现场,便驱车从北京一路开到文昌主持施工现场工作。
看着火箭厂房和商业航天发射塔从一片荒芜到现在初具规模,朱智力感慨道:“我们就是航天事业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钉。”
步入新时代,商业航天为中国航天事业带来更多机遇已成社会共识,凝聚世人期待。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正是承载这一梦想的标志性舞台。航天建设拥有担当国家航天重任的公认实力,传承着几代航天人庚续至今的航天精神,海南发射场团队在压力和嘱托中扎根南海之滨,将航天梦想化为宏伟的厂房、昂首向天的发射塔。这也是万千航天建设干部职工的心声:“箭起海之南的一刻,就是我们把荣光写在太空之时——这,是我们的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