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小伙儿李子睿,现为航天设计院一综院的工艺所设计师。自2010年入职航天科工七院以来,他在工作中坚持着“认真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精益求精,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这一工作理念,十几年如一日,始终牢记这个初心,勇毅笃行,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把全部身心都交给热爱的事业,用辛勤的汗水诠释了航天设计的真谛。
努力钻研,磨砺技能,攻坚克难
入职七院时,李子睿虽已有三年的工作经验,但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工作内容跟从前不尽相同,李子睿自觉还是个新人。为快速融入角色,他潜下心来拼命学习,磨练业务技能,把办公室、厂房现场、会场作为学习的第一课堂,唯恐错过每一个成长的机会。
李子睿接到的第一个正式任务是694厂产业园机加厂房工艺设计。这种类型的厂房对现在的他来说简直就是驾轻就熟,但在当时可是不小的挑战。尽管预先做了充分准备,但到了现场才知道自己经验匮乏,从整体的零部件加工流程,到各类机床的摆放,再到用电点、用气点、用水点的设置,都是非常具体而又细致的工作。
经过总结思考之后,他决定先将所见所感进行详细记录,他说:“对于现场的情况,我不仅是记录在本子上,重点要深深地刻在脑子里面,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当天冷镦机的工作状态及相关参数。”他就是这样在现场仔细观察,将关键点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再慢慢的理解和吸收,这习惯他沿用至今。
勤奋严谨、敢于创新让李子睿在十年的工作中快速成长,进步很多,取得了不少突出的业绩。他负责设计的某所2301厂房是一个复合材料研制厂房,如果仅仅照搬规范,按照危险气体的总使用量计算,建筑物防火等级应为甲类。他经过反复论证,充分考虑到设备的实际使用、根据炉内净空间易燃易爆物的使用量、设备及厂房的安全措施,并多次与规范编著者及当地消防局积极沟通,最终确定了建筑物防火等级为丙类,为建设单位降低了投资及运营成本,获得了甲方的一致好评。
“加班劳模”,忘我工作,点滴尽责
经过了两年的历练,李子睿在工作上已经能独当一面,但他却能时刻保持“本领恐慌”,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态度投入工作。
2012年是国家“十二五”的承上启下年,航天领域的军工项目任务非常重,几乎每一个礼拜都有评审或者上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饿了,就来碗泡面,累了,就在车里睡一觉。这种紧张但充实的生活非但没让他觉得累,反倒是觉得充满了满足和希望,更加激发了他工作的斗志。
由于家离单位远,为了不耽误工作,躲避早高峰,李子睿几乎每天都是七点钟就到单位,无论严寒酷暑。李子睿说:“我经常在到了单位大院里时,会遇到练太极的老大爷、大娘们,冬天早上到单位时天还没有完全亮。”
那一年,李子睿妻子怀孕,由于工作太忙,妻子的产前检查他总是缺席,在临产前的那几天,他还在单位加班赶报告。
在他儿子出生的第二天,手头的项目正着急上报,李子睿比其他同事都了解情况,他趁着妻儿睡觉休息的时候到单位将项目报告编写完成。同事们看到正在休陪产假的他出现在工位上都很诧异,调侃他是“加班劳模”。但是在李子睿看来,这就是一名党员应该做到的表率作用。
当好表率,展现自我,挥洒青春
作为一名80后的青年党员,李子睿富有朝气、热爱运动、勇于表现。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带动着、感染着身边的同事。由于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踏实可靠,他在单位有很好的群众基础,2016年经民主推荐当选工艺院工会主席。
上任不久李子睿就筹备参加七院的年度运动会,他带头报名参赛,利用优势资源组织调度,充分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比赛当天,大家跃跃欲试的表情、欢欣鼓舞的呐喊以及奋勇争先的身姿就是对他工作的最好肯定。他在参加男子接力赛时大腿肌肉及跟腱严重拉伤,他在伤处喷了止疼药后坚持完成了比赛,同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赛后光是大腿和跟腱的拉伤就恢复了将近2个月。
在工艺院,李子睿是年轻一代中的生力军,业务精湛的同时综合素质佳、表现能力强。2013年初,他报名参加工艺院举办第二届汇报大赛,经过精心准备,在多数略显枯燥的PPT汇报中,他打破常规思路,极具个人演讲风采的汇报令专家评委耳目一新,获得了当年汇报大赛的第一名。
牢记初心,不懈坚守,砥砺前行
十几年的不懈坚守为李子睿在领导以及同事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甚至在合作甲方那里获得了“刷脸”的认可,不少项目甲方点名要他参与配合。他在业余时间考取了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荣获了2012年度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主要负责的多个项目先后获得了国家咨询工程一等奖、三等奖,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等奖项。
这些年,李子睿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在路上看书,逐渐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静心于一隅,他也时常在思索现在与将来。
李子睿说:“这些年在坚守的背后,有妻子承揽家务和抚育稚子的全情付出,也有领导悉心教诲和同事协作互助的同舟共济,更有的是身为航天人的那份自觉与担当。对于我来说,前方的道路还很长,也许有艰辛与坎坷,但我始终坚信,付出总会有回报,愿以初心相待,一直在路上。”(王玲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