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亚新平台  >  党建与文化  >  企业文化 > 正文
七院榜样 邹威 十年风雨 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9日    来源:亚新(中国)官网

人物小传

邹威,198112月生,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008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在校时由学校选拔公派至德国维斯马大学建筑学院交流学习,于20083月获得维斯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于20086月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入职七院本部,先后就职于总工办、大师工作室及建筑方案创意中心,20118月调任大连分院副院长。曾先后荣获第二届优秀青年设计师、2010年、2011年、2012年七院先进工作者、2011年至2013年度七院质量标兵等多个荣誉称号。有多篇论文收录于《华中建筑》等建筑类核心期刊。

 

积跬步 累经验 蓄势待发

2008年,邹威正式入职七院,他凭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虚心求教的精神和勤奋好学的毅力,很快适应了岗位需求,并熟练掌握了岗位技能。

一个个项目学习下来,他沉稳练达、不事张扬、踏实肯干、严谨细致,更是一直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设计理念奉为圭臬,足以体现一名优秀设计人员应有的素质。

邹威为人真诚、处事豁达、敢于担当,当团队中的新成员需要帮助时,只要他能做到,都竭尽所能去帮扶,私下里同事们常开玩笑称他为“威爷”。新同事们说:“威爷的设计敏感度很好,和他一起做设计,设计思路总能得到拓展,而且,只要有他参与的方案设计,总能得到好评。”就这样,在这三年时间里,他经过不断地积累、历练,成长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专业骨干”。

 

角色转换之间 不改赤子之心

2011年,正直大连分院领导班子重组之际,30岁的邹威被院领导看中,希望他能到大连去开展工作。当时,大连分院人员流失严重,在职设计人员几乎都是应届毕业生,工作开展困难重重。但他却义无反顾的答应前往大连,连同妻子也放弃当时的工作,陪同他一起离开北京。那时,同事私下问他:“这时候去大连并不是个好选择,留在北京肯定会更有发展,真的要走吗?”。他的回答倒是爽快“既然单位需要,我就去吧,对我来讲也是个机遇,反正还年轻,大不了就重新再来。”他就这样举家离开了北京,出任大连分院副院长。

刚到大连时,面对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极少,自己又初出茅庐,缺少管理经验等一系列挑战,他没有气馁。设计人员没有经验,他就亲自上阵做方案,手把手带着刚入职的设计人员画图,一次次讨论,一次次优化方案。最终,由他设计的“大连海事大学中心食堂项目”和“内蒙古财经大学体育馆项目”等多个方案相继中标,后期施工图设计也圆满完成。在当时建筑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这些项目的出色完成给院领导以及单位同事们都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为了做好项目管理工作,邹威更是埋头苦学,从设计到施工,从建筑结构到设备专业,只要对项目管理有帮助的,他都去学习。两年间,他几乎每天都是深夜才离开单位。还好苦心人天不负,在邹威和分院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大连分院重新活了过来。而邹威也完成了由专业骨干到合格管理者的蜕变。

 

路漫漫 上下求索 攻坚克难

随后几年,为配合七院以及航天设计院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大连分院承担的设计项目开始多元化起来,无形之中,设计难度也随之增大,尤其是2018年他主持的“日喀则演艺中心项目”。在此之前,大连分院没有设计过类似的大型观演类项目,每个专业都存在技术难点,尤其舞台设计更是难中之难。

这时,邹威就亲自组织主要设计人员拜访有相关设计经验的各专业资深专家,虚心向他们请教,同时多次组织设计人员前往大连市国际会议中心等优秀项目实地参观、学习。在他的带领下,各专业人员在学习中设计,在设计中学习,逐步攻克技术难关,图纸也已顺利通过相关审查。演艺中心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为日喀则市市民的娱乐生活添姿增色,更是让“航天设计”品牌唱响在高原之上。

 

浮世中 仍存雏鸟反哺之情怀

转眼间,邹威在工作岗位上已走过整整十个年头,参与项目涉及航天、军工、教育、居住、医疗、冷链等多个领域,经手的民用及工业建筑达百余项。其中“鞍山国际明珠大厦超高层项目”荣获2013年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随着项目的增多和岗位的变化,事情也越来越繁杂,而他却始终不忘一名建筑师的初心,每当设计人员拿不定主意时,都会向他请教,而他无论多忙,都会抽出时间耐心指导,细心把关。

偶有闲时,他常反问自己:“孩提时代,老师们悉心教导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进入七院后,有那么多优秀的前辈手把手地教我们技术知识。而如今,身在培养我成长的这个优秀集体,我要用什么来反赠?林家丰老先生将自己的积蓄拿出奖励优秀青年设计师来为七院做贡献,我也可以不遗余力地投身七院建设,将我所知所学,悉数教授给年轻的设计师,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传承和反哺,这也许就是我的反馈和应担负的责任吧。”(刘昱迪)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67351号
制作单位:亚新(中国)官网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616、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