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与服务 党建与文化 人才招聘 集团网站
当前位置: 亚新平台  >  党建与文化  >  企业文化 > 正文
七院·拾贝 | 大巴山里的艰苦岁月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8日    来源:亚新(中国)官网

1969年初春,大巴山迎来了一群来自七院的年轻人。项目负责人张庆彬带领宋宏光、王励成、李国成、吴文清、王云福等20人左右的设计小分队,手提行李、肩扛图板,风尘仆仆地赶到这里安营扎寨,参加062基地401洞库工程建设。他们的到来,唤醒了宁静的乡村,沸腾起沉睡的山林。


这是一个丛林密布的小山村,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从外面延伸进来,是山村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这里三面环山、气候反常,时而烈日炎炎、闷热难忍,时而阴雨绵绵、淅淅沥沥,加之道路泥泞、坡陡路滑,给设计人员增加了许多困难。大家用自己的双手战胜困难,改造环境。没有凳子和绘图桌,搬来砖头、石块当凳子,用门板、床板搭成绘图桌;没有电灯,就点蜡烛和煤油灯,在难以想象的环境中,他们为航天事业设计一项巨大的工程。


这项地下工程设计任务时间紧、工作量大,且无经验可借鉴,摆在面前的是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张庆彬接受这项任务时,心里有些热乎乎,肩上感到沉甸甸的,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设计小分队,每个成员都萌发着勃勃生机,充满着青春活力,相互激励着去奋斗、去创造、去拼搏。


通过对设计任务的接触了解,他们得知我国不少地下工厂因防水、防潮、防噪音等技术问题处理不好,建成后一直不能投入使用,给国家造成巨大浪费。为避免此类情况,他们采取先熟悉洞室情况,再集中攻克技术难关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研究和试验。没有资料,外出调研,到北京、重庆、成都等地查阅、搜集资料;没有交通工具,迈开双腿,爬山越岭、涉水过河;没有经验,就到一些地下工程走访参观,仿佛蜜蜂采蜜般在万花丛中博采众长,终于拿到了一串串打开技术难关的“金钥匙”——技术资料和设计经验。


为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设计出最先进的空调系统,他们打破设计常规,组成攻关小组,进行变风量空调系统和诱导喷口送风的研制。经过多次探索、试验和现场制作,设计、科研人员和工人密切配合,边设计、边改进,新设备在试制中逐渐成形,终于在1976年试制成功。这种新型空调系统——变风量系统,不但节约电力和冷量,还节省空间,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


1979年按照设计标准要求,一座现代化地下工程建成了,这是当时国内最先采用喷射混凝土衬砌的工程之一。上部是平整、光亮、洁净的吸声用双层微孔吊顶,是当时国内第一次大面积使用的新技术;地上是桃红色的水磨石地面,地坪下还有由级配卵石组成的渗水层,也是当时国内首次使用的防水隔潮新技术。


经实践证明,该地下工程设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七院设计小分队的设计理论和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反映出各类专业配合协作的熟练水准。该工程设计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二等奖、国家建委“国家优秀设计奖”。


[关闭]  [打印]
Copyright©2017 版权所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19035510号-2
制作单位:亚新(中国)官网
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83号  邮编:100071 联系电话:(010)68749616、68749588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