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小传:朱文捷,女,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入职亚新(中国)官网第六设计所,现任航天设计院市政院建筑所电气专业室主任,主要负责电气设计和电气室管理工作,曾获七院先进工作者和模范导师称号。
发扬“工匠精神”,认真再认真
建筑设计工作是一项很需要认真严谨的工作,每一步都要精雕细琢前思后想,容不得半点儿马虎和疏漏。电气专业是属于接收其它专业设计条件的“末端”专业,其它专业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电气设计的质量,如果沟通配合不紧密,就极易造成电气图纸的错、漏、碰、缺等低级设计质量事故,从而产生不应该出现的不合格图纸。
朱文捷认为,设计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只有认真严谨的态度才能造就高品质的设计。
作为设计者,承担的不仅是本职工作的责任,更有企业荣誉责任和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在兼顾企业利益的同时,也不忘为人民谋福祉和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才是新一代设计人的任务所在。朱文捷就是这样一位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强烈责任感的设计工作者,体现在工作上就是认真、认真再认真的精神。从方案建设到施工图设计,她重视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严谨对待与其它专业的每一项互提资料。朱文捷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设计确认与设计验证的设计程序,对于校对人、审核人、审定人以及外部审查人审图意见的认真对待、逐一答复与修改。朱文捷在每一个细碎繁琐的环节中吸取经验,严把个人出手质量关,出色地完成每一项设计任务。
金无足赤,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但是朱文捷从未停下过对“完美”一词的追求。她充分发挥作为资深设计师的经验,一刻不停地践行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保证了自己优秀的设计品质,从未发生不合格品蓝图交付和施工现场的严重质量事故。
勇于拼搏,甘于吃苦,无私奉献
朱文捷作为专业技术骨干,承担了所内全部工程的专业负责人职责以及主要设计人的设计任务,尤其在老同志退休、新同志尚未加入和尚未“成熟”期间,她更是积极挑起重担,奋勇向前。
朱文捷常说:“好的设计是靠时间打磨出来的。”那么时间从哪儿来呢?只能从业余生活中“挤”时间,繁忙时放弃周末节假日,工作日的加班加点早已是常态。年幼的女儿托付给父母,“我加班”、“晚回来”是对家人谈及最多的心怀愧疚的话语。一个个工期紧、任务重的工程,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中保质保量地完成,一座座的建筑竣工交付使用——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北京十二中东校区,丰台二中、十八中,首师大理科教学楼工程、北京亦庄电子科技学院、解放军三〇二医院多栋高层建筑……一个个精良的作品是她向家人和七院交上的最骄傲的答卷。

岁月匆匆,十年弹指,女儿长大成人、父母已步入耄耋之年,朱文捷自己也年近半百,做为一名六零后技术工作者,肩上的责任已然成为她最甜蜜的负担,依然每天以严谨认真、紧张繁忙的战斗模式工作在自己的设计岗位上,乐此不疲,孜孜不倦。
以身作则,培养人才,做好“传帮带”
“师徒制”是七院的一项重要的培训机制,可以有效、快速地提升新入职年轻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朱文捷先后任三位新员工的导师,工作上以身作则,做表率,专业技能上倾囊相授,无保留,尽可能地为徒弟们提供培训学习机会,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带徒弟去施工现场实践的机会。朱文捷说:“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基础,但最重要的是希望徒弟们养成认真负责、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我相信具备了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无论在哪里工作他们都会受益终身。”
面对未来,主动迎接挑战,开拓创新
朱文捷经过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特别是教育系统建筑电气设计方面的经验,而丰富的设计经验也成就了优异的工作成果。十年来,朱文捷作为核心设计人员参与的多个教育建筑设计项目,赢得了建设方、使用方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为开拓设计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其中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建设项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园区实训楼工程荣获优秀设计奖。

按照航天设计院总体规划与部署,今后的设计工作要面向全过程咨询设计和EPC等方面升级发展。朱文捷认为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才是一名设计师应该具有的品质。
朱文捷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始终保持着一份积极向上的设计情怀,她说:“在未来工作中我依然会笃定地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追求设计成品质量的完美,充分发挥技术骨干作用,做一名好党员、好职工、好导师,为航天设计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祖国的繁荣进步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陈松)
|